这是郑州印刷新闻网建立以来第一篇关于人物报道的文章,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业务一部的黄军前经理,但私下里心中也是颇为忐忑,因为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采访到他。并不是黄经理不愿意接受采访,而是因为他总是很忙。黄军前是百印通印刷厂当之无愧的第一业务员,曾经在一个月内创造了20多万元的销售业绩,一度在郑州印刷行业传为佳话,很多同行争前恐后的到公司向他请教。不仅如此,他所领导的业务一部在多个领域位列公司第一。
因而,我们提前一个月跟他预约,原定于今年2月初采访他,但因为他临时赴山东与客户洽谈,不得不取消。终于,昨天上午黄经理给记者打来电话,得以面谈。初见面,我们就被黄经理的魅力所折服,一身笔挺的西服,活力四射。他很有风度的请我们入座,亲自给我们斟茶,还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办公室布局。短短的两分钟,我们心中有了这样的印象:黄经理是一位谦虚务实的企业家。随后,我们迫不及待的开始了采访。
下面是采访的一些内容摘要:
记者:黄经理,你好,感谢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。今天主要想问问您如何创造“一个月20万”的销售奇迹的?
黄军前:你好,其实那个销售数据完全是巧合,正好那时赶上了印刷旺季,加上有几个老客户帮衬,才侥幸取得的。
记者:您谦虚了。您当年创造这个奇迹的时候,不过才二十六、七岁,很多同龄人甚至才刚刚适应社会,而您已经玩转印刷行业,不知道您是如何做到的呢?
黄军前:呵呵,不是吧?二十六七岁了才刚刚适应社会?这个问题有问题吧?
记者:是这样的,很多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已经24岁左右,那么两年适应社会后不就是二十六、七岁了。
黄军前:也是啊。这个主要是跟我的经历有关,我高中一毕业就出来打工了,先去的是深圳的一家印刷厂,那个时候对印刷是一窍不通,多亏深圳印刷厂的老板是咱河南老乡,他不仅没有骂我笨,反而鼓励我好好干,并教会我好多印刷知识。就这样,我从零开始,一步步的熟悉了印刷的流程。这期间吃过好多苦,所以我不得不快速融入社会,也因此看起来比别人成熟许多。
记者:看来真的应了那句老话“不吃苦中苦,怎么做人上人?”
黄军前:是啊,有时候我真的很感激我所遇到的那些苦难,但我最感激的还是曾经帮助过我的人。这里感谢深圳印刷厂的陈总和郑州百印通集团的魏总。
记者:我想他们听到你的话一定会很欣慰的,这说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。
黄军前:嗯,也正是他们愿意相信我,让我有了奋斗到底的决心。我曾经暗暗发誓,一定要在五年内实现年薪三十万的目标,最终我做到了。能够做到这一点恰恰得益于两位老总的信任和支持。
记者:如果现在要你给新业务员一些忠告,你想告诉他们什么?
黄军前:我觉得每个人都曾经年轻过,年轻本身就是一种财富。我们不要抱怨现实的不公、社会的不平,我们这么年轻,有手有脚的,为什么不能依靠自己去创造财富呢?所以我希望年轻的业务员们一定要制定科学的目标,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,最终一定会成功!
因为黄经理的客户来了,我们不得不终止采访,然而即使采访时间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,我们依然觉得收获了很多。特别是黄经理对年轻业务员的忠告,让我们的新闻编辑们感触很深。不仅仅是业务员,我们这些新闻编辑,何尝不是如此呢?我们一样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,一样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。
我们希望正在印刷战线上工作的人们,无论是老前辈,还是新同事,都要心中有梦想,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赢得社会的尊重!
上一篇:没有了